Introduction
适用方向:区域发展与规划、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生态环境规划、城乡规划管理。
适用课程:乡村规划研究、城市和区域研究专题、现代城市功能与结构、城市社会学、城市历史遗产保护、城镇化理论与研究方法导论等。
编写目的:通过该案例学习和分析,使学生理解西部欠发达地区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的意义以及城乡规划在脱贫攻坚中所起到的作用,掌握基于精准扶贫的县域总体规划、全域旅游规划以及典型村镇乡村振兴和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编制的方法。
中文摘要:本案例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为例,从规划领域探讨精准帮扶的有效路径,呈现以规划为引领,探索全县脱贫攻坚新模式,稳步提高脱贫质量、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Abstract:Taking Yunlong County of Dali Bai Nationality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case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path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from the planning, introduces the plans to guide the exploration of the new model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whole county, steadi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ffectively connec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关键词:精准扶贫、规划引领、云龙县
Key Words: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lanning guidance, Yunlong County
获奖情况:《云南省云龙县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年)》获201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三等奖,云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类)二等奖;《云南省云龙县诺邓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详细规划》获2013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Details
基于精准扶贫的云南省云龙县城乡规划实践
1 案例背景
云龙县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最西部,属横断山脉南端“三江并流”纵谷区腹地,总面积4400.95平方公里,是大理州国土面积最大的县,其中98.4%为山地。县域被大山大川分割为沘江河谷、澜沧江河谷、怒江河谷三大河谷地区,村庄沿河谷分布特征突出。人口约20万人,坝区资源极为匮乏,具有边缘区位、山高水深、地广人稀的特点(图1云龙县的区位与地理环境)。
云龙地区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积淀深厚。独特的人文特色和生态资源是云龙发展的重要优势资源,县域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丰富,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其中白族人口接近16万人。历史上是我国西南地区井盐的重要产区,通过盐马古道通往印度、西藏、新疆等地,为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节点。曾有8个古盐井,形成8个古村落。这些古村落大部分分布在县城周边,并且基本保存完好。最著名的当属诺邓古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距县城约5 公里,因《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播出的“诺邓火腿”而蜚声海内外。
云龙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13年人均GDP仅1.9万元,城镇化率仅为30%,工业化与城镇化基础薄弱,是集“民族、山区、贫困、偏远”为一体的国家扶贫攻坚重点县。县城位于沘河中段,建成区面积约1.6km2,人口约为1.5 万人。县城周边自然环境优美,两山夹一川,沘河流经县城形成天然太极景观。但县城空间发展面临刚性约束,建设用地狭长分散在沘江河谷中,周边可进行建设的用地极少,仅有约2平方公里。近年来由于新开发的强度和高度不断增加,依山就势的城镇风貌被削弱,城镇空间逐渐失去特色。
处于区域发展走廊边缘、空间资源约束、工业化基础薄弱、城镇化动力不足是云龙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农业比重高,工业主要以建材等资源型产业为主,近年来由于水电项目的大规模开发,经济增长速度和工业比重有较大幅度提升。在缺乏强大外来资本投入和外来人口导入的情况下,其本身所能支撑的经济增长规模相对有限。在国家进入新常态和实现小康的大背景下,西南偏远山区如何转型发展,如何探索一条适合西南贫困山区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助力脱贫致富,是规划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
同济大学依托规划学科优势,在云龙县开展了一系列规划,尤其是始于2013年的规划编制帮扶计划,确立了多团队、多学科参与、教科结合、校企合作、跟踪服务的帮扶模式,在规划引领方针下,逐渐形成“从总体规划到专项规划再到乡村规划”的扶贫规划体系:以总体规划为引领,探索全县脱贫攻坚新路径;由“多规合一”、全域旅游等专项规划落实,助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以河南村、诺邓村、永安村等典型村镇保护和乡村振兴为抓手,助力弱势村镇精准扶贫施策。
2 云南省云龙县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年)
鉴于云龙县自身的地理形态、自然环境和现实发展条件,规划提出云龙县不适宜走“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人口向城镇规模化集中”的传统城镇化道路,而需要依托自身特有的自然条件、历史和人文资源,保护并挖掘具有地域性和独特性资源的价值,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城镇化道路和城乡统筹的地方策略。规划重点与特色体现在五个方面:
(1)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以高原农业嫁接现代服务业,推进内生产业模式转型提升。
外源型、大规模集中的工业化模式不适合云龙的长远发展。立足于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依托独具特色的高原生态茶叶、泡核桃、生态养殖等内生资源优势,依托互联网进行精品化销售,嫁接现代服务业,实现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图2云龙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路径)。
云龙县城为山地城镇,仅有约2平方公里、1万多人口,不宜发展大规模工业,而应依托交通区位和独特的文化景观资源建设成为“县域的综合服务中心”。漕涧镇地处县域西部坝子,用地条件较为充足,产业基础较好,可以适当发展第二产业,成为县域的产业中心。
乡村地区重点发展自然生态观光、民俗文化体验、乡村度假休闲等旅游产业,将旅游开发与乡村发展紧密结合。提升农民收入,实现乡村地区的振兴发展。重点打造天然太极、盐马古道、沘江、古村等精品游线带动全域旅游发展,并积极融入大理、昆明的区域旅游圈,最终提升农民收入、实现富民目标。
(2)兼顾效率与公平,以实现城乡设施均等化为目标,构建扁平化的城镇体系结构。
云龙内生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就业及乡村空间的分散,城镇和乡村不可能实现大规模的人口集聚。为实现基本服务的均等化,质量发展,通过GIS模型进行农村基本服务设施布局时空关系的多情景模拟(图3公共设施配置与服务能力的GIS模拟分析),构建半小时乡村社区生活服务圈,服务体系延伸到部分基层村,照顾到广大农村地区的需求。
基于这种分散化的镇村分布,城镇的人口和规模也趋向于扁平化,除了县域主副中心外,大部分乡镇的驻地规划人口在4000人左右,与村庄人口极差不大。
规划采用生态化、低成本、乡土化的原则,进行给水排水和道路交通等规划,形成既有效率,又相对均衡的服务体系。同时挖掘农村特色服务内容,形成流动医疗点、教学点、文化展示、农村集市等布局模式。
顺应地形条件和扁平化的特点,打造开放型的城镇体系,不强调县域乡镇与县城的联系,而是融入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分工,提升与南部沪昆瑞大通道连接的县域交通干道等级,形成新时代的“盐马新道”(图4云龙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图5云龙县对外交通联系规划图)。采取扁平化、开放性的“城镇村”布局,重点建设县城、漕涧、功果桥一主二副中心,着力做好“县城+周围特色村庄”、“县城+周边镇”的“城乡组合发展”和“城镇组合发展”大文章。
(3)倡导城镇村组合,城村融合发展,塑造田园诗意的城镇空间。
规划从山水格局保护出发,保留天然太极周边环境,并将周边特色村落纳入县城范围统筹规划,布置旅游服务、商业等城镇建设用地,实现城村交融一体,促进村庄旅游发展,最终形成功能互补,独具特色“一轴两翼七组团”的小组团、散点式、低冲击高安全的布局模式 “一轴”即是顺应其带状山川河谷地形,沿沘江、狮尾河形成“县城空间发展轴”,“两翼”指东、西两翼,分别是牛舌坪、天池两处旅游服务区,七组团是分别是“杏林组团、果北组团、果郎组团、太极组团、老城组团、狮尾河组团、和平组团”,塑造各具功能、具有旅游休闲特色的中心城区多组团空间(图6云龙县城镇村融合发展规划图)。
根据县城突出服务型定位及用地受限空间布局特点,强化县城与宝丰及关平的功能互补,促进城镇间的组合式发展。除中心城区之外,在漕涧镇、宝丰乡等较大乡镇,同样也采用中心镇区、特色村落联合组团化发展的空间布局模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云龙县城周边,有和平、杏林、太极等多个具有生态和传统保护价值的古村落,这些特色村落也被纳入县城范围统筹规划,实现一体化管理,让它们能够近距离享受到县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西边的宝丰、东边的关坪相距不远,两地被纳入“县城联合发展区”,可承担县城的加工、物流等一部分产业职能,成为云龙县的核心发展区域。
(4)保护遗产、传承文化,形成具有山地白族特色的城镇景观,并将其落实到景观风貌指引中。
盐马古道为云龙山地白族文化的重要遗产,规划建议将经过县城的整条线路和沿线古村落、古盐井、古桥梁整体保护,从而保护县城及周边的人文网络格局(图7云龙县重要遗产保护规划)。规划加强了对县城风貌景观及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提出天然太极的整体保护方式,并通过景观眺望系统模拟分析,新增了多处观景点,为风貌指引提供参考。
依据城区的山水关系,规划强化现有滨河花廊的景观功能,打造串联城区的步行体系。对逐步丧失特色的城区建筑,提出了山地白族特色的风貌改造建议,落实控制意图。围绕“千年白族村——诺邓”的核心文化旅游资源,规划打通诺邓与其北侧的牛舌坪的联系,改造现有村落,采用点状模式、发展乡村度假旅游,既保护了诺邓古村,又提高其旅游承载能力。
3 云龙县全域旅游规划
要让云龙尽快脱贫致富,发展旅游产业是第一选择。然而,长期以来,云龙的旅游资源缺乏系统性的谋划,旅游产品缺乏整体策划。2016年,云南省提出三年行动计划,发展全域旅游。为帮助云龙找准旅游发力点,2017年7月,同济大学在完成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又组织团队开展了《云龙县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2018年9月,该规划通过了大理州旅游委组织的专家评审。
全域旅游规划为云龙明确了全面保护,精明发展的基本思路。通过对云龙县当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分类梳理、分析,对其生态、旅游价值及其未来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凝练出云龙旅游的两大核心价值,分别是自然山水与乡土人文相融合的生态人文价值、促进中华民族大交流的盐马古道价值。在核心价值的引领下,确定云龙全域旅游总体定位为太极生态人文休闲区、盐马古道文化旅游目的地(图8云龙县全域旅游项目布局规划图、图9云龙县全域旅游游线规划图)。3.2 规划策略
(1)全景旅游资源打造
依托云龙旅游资源,以总体定位为指导,结合资源分级评价,规划打造“一大核心引擎、五大重点打造、N点全域支撑”的旅游产品体系。其中,“太极福地·千古盐帮”将天然太极、诺邓古村、天池等县城周边重要景点资源整合,形成全域旅游发展的核心;重点打造的“千年盐马古道”,国家历史步道则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重塑盐文化交流历史,开启寻味盐文化之旅。规划远期引入吹吹腔艺术表演、漕涧抗战教育基地、师里河田园风光等N个支撑项目,结合全时全季的活动产品策划、构建全域“旅游+”的产业体系,探索青山绿水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云龙模式。
以核心价值为引领,打造三大旅游产品体系,一是体现生态人文价值的产品体系,包括师里河田园风光、天子山森林草甸氧吧、龙马山生态拓展基地、天灯傈僳风情村、宝石田园风情村、澜沧山水生态休闲度假区、“两坝两寨”民族特色村寨、大栗树茶养庄园;二是体现盐马古道文化价值的产品体系,包括“太极福地·千古盐邦”核心景区、“千年盐马古道” 国家历史步道、吹吹腔艺术表演、宝丰原乡古镇、旧州休闲小镇、顺荡古村、沘江古桥意蕴、古嶲唐康养文旅小镇;三是体现爱国主义价值的产品体系,包括漕涧抗战教育基地、红色革命教育营、火把广场、怒江大峡谷风情体验、温泉秘境。
其中,天人合一文化养生园是以太极锁水特殊地貌特征为基础,结合农业景观、特色村落、文化节庆,打造一个独具特征文化符号,以文化养心、中药养生为核心,升级打造太极片区的旅游项目。打造天人合一的文化养生园,形成养生研修、太极景观徒步摄影、中草药种植养生体验、文化旅居等为特色的独特品牌项目,以浑然天成的太极景观为名片,吸引中外游客体验天人合一的养生之道。打造文化节庆、文化体验活动等吸引不同旅游时段的游客(图10天人合一文化养生园)。
诺邓历史文化古村落项目重点打造以诺邓美食与千年古村落民居两大核心产品体系,着重体现诺邓盐井文化的传承与体验,以现有古村落院落为载体,形成多种美食体验的文化体验活动,推动诺邓本土食材营养养生的美食产品,打造多个不同主题的文化民宿,形成五大特色组团(图11诺邓历史文化古村落)。
此外,规划通过城镇村职能的引导,主客共享的服务设施打造,以及营销、管理机制的创新,带动全民参与,共建共赢,实现全域旅游带动下的精准扶贫,对云龙全域旅游健康发展进行全方位支撑。
(2)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1)旅游村落改造
在乡土建筑风貌整治中,延续少数民族传统乡土民居建筑风格;提取特色建筑元素,古为今用;统一建筑色彩;改造建筑立面,统一各建筑要素。
在地方文化传承更新中,展现丰富的民俗文化空间;结合现代旅游,对部分建筑进行功能置换,在保护的同时,与现代生活接轨;展现村民的乡土民风,设置重要节事活动,带动村庄的活力。
在生态景观空间塑造中,村落与自然山水契合,体现山地村落景观层次;凸显景观特色,打造节点及特色标志建筑、重点建筑,统一全局,形成村落景观;控制建筑体量及高度,依山势高低错落。
2)乡村发展指引
根据村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及上位规划要求,对村庄近期发展方向进行分类,共划分为4大类。
一是生态保护型村庄,包括天池、清文、云顶、东山、下坞、宝石、边江、胜利共8村。依托生态水库、高山草甸、河流峡谷、自然田园等资源优势,发展自然观光、生态农业、生态旅游。
二是产业发展型村庄,包括河南、大栗树、功果共3个村,依托茶叶、水电产业,逐步与旅游融合发展,结合村庄建设,形成一条农业观光、工业观光、农业体验、镇村休闲的产业链。
三是文化传承型村庄,包括诺邓、象麓、包罗、师井、顺荡、汤涧、天灯、表村、仁山共9村。依托传统村落、民族村落、文化遗产,结合历史遗迹、民族民俗、地方掌故等发展文化创意、博物展示、民俗体验、特色民宿等产业,将文化传统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四是休闲旅游型村庄,包括龙飞、佳局、丰云、永香、文兴、松水、河东、新胜共8村。依托温泉、田园、农场等,发展生态餐饮、休闲度假、康体养疗等产业,逐步打造美丽乡村,完善服务配套。
见图12村庄近期发展方向分类图
4 团结乡河南村乡村振兴(试点)规划与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
团结彝族乡位于云龙县东南部,关坪河流域,1989年成立彝族乡,跃龙二级公路穿境而过。东靠洱源县西山乡,南与漾濞县富恒乡毗邻,西至永平县北斗乡和云龙县宝丰乡,北接云龙县关坪乡。全乡辖团结、河南、河东、丰收和新宅5个村民委员会(图13团结彝族乡在云龙县的区位)。
4.1 项目背景
2019年3月,以团结乡河南村为示范点,同济大学同步开展编制《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和《乡村振兴(试点)规划》,开启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探索。
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云南省融合自身多民族特点所演绎出的,以村寨、乡镇为单元的特殊政策区域,是云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领域的创新实践。团结乡是云龙唯一的彝族乡镇, 千年以来,这里聚居着一支自称“佬倵”的彝族分支,河南村是佬倵人聚居比率最高的村落。2017年,“河南村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式被公布为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本次规划范围以河南村村域为主,面积46平方公里,研究范围涉及古箭杆场地区近300平方公里。
4.2规划策略
(1)生态宜居
1)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
l 凸显“三山两箐水环村”的山水格局
维护“三山两箐”廊道,优化生态空间(图14河南村“三山两箐”廊道示意图)。重点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顺应自然肌理,畅通生态廊道。尊重河南村的自然特点,充分利用地形、植被、水系等自然资源,结合农田林网,使分散的生态斑块得以有机连接,从而构建和维护完整、安全的生态格局。
契合村落布局,保护外围环境。契合聚居村落的空间分布,有效发挥景观视廊在村落之间的生态隔离功能,引导村落生态环境的维持与村落土地的集约利用。
串联文化节点,体现特色底蕴。发挥景观视廊对文化保护节点的组织串联作用,应连通发达屋、鹿子密、安置区等重要文化保护节点,打造文化的生态联系纽带,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生态景观视廊。
ll 保护生态绿色本底
山体河流保护措施。划定并管护蓝线绿线,加强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的防御工作。蓝线绿线管控指划定山林绿线控制范围和河流蓝线控制范围,严格保护现有山林和水域,不得随意减少面积,禁止在保护范围内进行与之无关的建设活动。加强水土流失防护工作指摸排水土流失高发地块,加强天然植被防护与人工固土设施防护相结合。加强地质灾害防御能力指加强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预警能力,保障生态安全的同时保障社会经济安全。
森林植被保护措施。加强自然保护区与林场的保护,推进退耕还林,维护植物群落。开展自然保护区与林场保护工作时要因地制宜,结合三层级保护区划,严守生态红线,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开发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积极推进退耕还林指加强退耕还林,限制茶园梯田的过度蔓延,限制农业开垦对生态空间的破坏,保持稳定的生态空间规模。
田园风光保护措施。发展生态农业,防治农业污染。推广集约高效的高原生态农业,发展林下种养,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在土地稀缺的高原发展特色高效的生态农业,多元化农业增 收路径。防治各类农业农村污染指结合乡村振兴策略,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控制农村生活性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
2)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l 干干净净、整整洁洁,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农村垃圾治理专项工程。以农村垃圾治理为重点,全面深化“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专项活动。健全村庄保洁体系要确保所有农村垃圾“运输全封闭,日产日清不落地”。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健全村庄保洁体系,增加环卫保洁人员。建立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点是指鼓励村民自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促进垃圾源头减量,推动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和纳污坑塘。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是指目前生活污水自然排放,鹿子密排水沟项目为近期污水处理重点项目。未来完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改变自然排污现状,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
推广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加强公共厕所建设或改造,加大农村厕所粪污治理力度。普及农村公共厕所是指每个自然村计划建一个公厕,户厕整治计划尽量建设水冲式厕所,条件不予许的接水,放水桶以保持户厕清洁。
推动农村厨房革命。推进清洁能源使用,对厨房进行改造提升,建设一体式厨柜,改善农村厨房环境。梯度推进农村厨改是指农村厨房改造的主要内容是“五改”,即改灶、改台、改柜、改管、改水,探索符合河南村实际的节能灶、案台、橱柜、水池、管线等设施设备的建设标准和改造办法,建设管线安装规范、烟气排放良好、干净整洁、满足基本功能的清洁厨房。
ll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加强农村公路“畅返不畅”路段提质改造,推进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和桥梁建设工程。加强农村公路硬化、畅化、美化建设,结合河南村交通环线的实施,提升公路服务能力不足的通村公路。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水平,推进农村公路隐患整治和通村公路安保工程,建立定期检测和应急处置制度。发展农村客运班线,推动镇村公交,设立河南村站;偏远地区可采用灵活发班、预约班车等模式,推进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客车。
农村水利建设工程。加强河流流域治理,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实现农村饮水高标准全覆盖。加强流域治理,加强顺濞河等河流流域治理,提升重点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加强重点区域排涝建设,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加大山区和丘陵区坡改梯建设力度,加强缓坡地改造。开展巩固和提升农村饮水的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除现有西部山箐供水外)、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
推动农村能源革命。深入推进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实施一批分布式能源系统示范项目。推进农网升级改造,完善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倡使用清洁能源,继续推进村级电站、集中电站建设,鼓励利用闲置的荒山荒坡和综合开发的土地资源开发大阳能发电项目;积极建设山地风电项目。扩大清洁气体燃料利用规模。
农村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化活动及体验设施,推动健康乡村建设。推进公共活动场所建设,丰富村民文化活动,并提供相应的活动场地;同时结合议事点、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等配套一系列的培训学习设施,不断提升村民文化活动内涵与综合素质特别关注特困村民和老年人的活动需求。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完善农村卫生室布局,加强远程医疗能力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延伸。
lll 植入特色文化元素,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推进农村违章建筑和危房改造。第一,梯度推进农村危房;即分“建档立卡户”危房改造、“低保、残疾、特困户等非卡四类对象”危房改造、非“四类对象”无安全稳固住房三大类推进河南村农村危房改造,主要涉及拆除重建、加固改造、修缮提升。第二,危房改造执行“三最两就”原则;“三最”即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问题;“两最”即采取就地、就近重建翻建的改造方式。
重塑原生态山地居住空间。第一,传承垛木房建造工艺,即保护、传承、创新垛木屋建造工艺,通过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等方式重新焕发佬倵传统民居的活力。第二,引导村庄色彩风貌统一;结合佬倵文化,进行整体色彩与风貌规划,通过立面改造、墙面粉刷、屋面改造等方式统一村庄风貌。三、提升居住质量与品质;对危房进行加固或拆除,新建厕所、垃圾处理站的卫生设施,改善村庄植被,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
植入特色文化元素。第一,植入佬倵图腾和民间传说;即在建筑墙面、公共空间、宣传板、景观小品等植入佬倵的图腾和相关民间传说,通过壁画、雕塑等形式传播民族文化,丰富村庄空间。第二,创新乡土元素应用,在村庄入口节点、重要公共空间、旅游空间、文化传播场所等植入特色产业、景观植物、乡土材质等原生态要素,打造充满自然趣味的乡村环境。
(2)产业兴旺
河南村的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资源方面,生态本底条件优良,拥有“三山两箐水环村”的山水格局,佬倵文化丰富内涵,根植于农耕生活,体现热情友好,注重礼仪的表达,具有文化特质性;产业方面,以粮、烟生产为基础,核桃、茶叶等农产品丰富,并建立优质生态茶园、优质丰产核桃园示范基地;对外交通方面,依托G215,村庄的可达性和可进入性条件较好;市场方面,川滇黔渝为核心市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发达地区为基础市场。
1)农业+
“农业+”指扩增在地加工种类,可引进品牌并进行塑造;拓展农业产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具体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l 合理增加产业类型:基于核桃和茶产业拓展农业产业链,将产品变为商品。从一二三产各个环节增加农民参与力度,结合政府补贴、合作社经营、家庭经营等多渠道,切实促进农民增收。
ll 打造“佬倵”品牌:河南村原生态、无污染的环境和绿色有机的农产品与养生保健的主题契合度较高,可以结合“大健康”主题和佬倵元素进一步打造“佬倵”产地品牌和产品品牌,将核桃、茶、中药材等产品纳入品牌旗下,将产品转变为商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改进生产关系,提升带动效率,提高物产质量,面向市场,转变物产结构,打通产销渠道,延伸产业链,增加劳动附加,创新思维,发掘收益点。
2)旅游+
未来可通过开办特色庄园、旅游商品售卖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收益。
“旅游+“指农旅融合、自主经营、文化传承相结合;即农文旅融合发展,开展特色文旅。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l 农旅融合:结合特色高山茶产业和核桃产业,开展特色乡村旅游,聚焦周边休闲旅游市场。打造原生态、高品质旅游产品。
ll 自主经营:鼓励有能力的村民直接经营特色民宿、农家乐、特色庄园、乡村旅游体验活动、特产商店等。
lll 文化传承:综合佬倵非遗特色,培养非遗传承乡土人才,鼓励非遗传人开展文化传承、旅游体验等活动。
3)互联网+
“互联网+”指数字化、线上销售、网络宣传相结合,提升产业信息化,培养传统产业新业态。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l 推进农业数字化发展:实施农业科技化水平提升行动,推动各类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应用。开展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实现可视化管理系统、农业信息公共服务等全覆盖,加快核桃、茶、重楼等主要农产品基础性数据库建设,搭建信息平台,提升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技术信息服务的效能。
ll 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扩大产品销售渠道:完善村域物流体系,建立乡村两级的电子商务平台与物流网点。村民可以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农产品远程竞价拍卖交易,通过互联网报价、配对,以网上订货、物流配送的方式实现买卖双方点对点的农产品现货即时交易。
lll 借助新媒体加强网络宣传:发展互联网为载体的内容产品,如抖音等平台的文化创作,可用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以短视频、无人机直播等形式在新媒体平台上对河南村的风貌、文化、农产品等进行宣传,提升河南村的文化和产品知名度,带动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图15河南村“互联网+”产业发展示意图)。
4)重点产业发展策略——核桃产业
核桃产业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是生产规模受限,产品品质不稳定,核桃生产以原产品买卖为主,难以大幅度提升核桃产业效益。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和发展:
l 标准化生产,适当生产规模:山地建园,将核桃生产由采摘野生核桃向园区化生产转型。通过标准化生产保证核桃园的集约管理和核桃产品的质量。在土壤管理、灌溉、修剪、喷药,采收、脱皮、烘干等环节中引进机械化作业,提升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
ll 延伸产业链,丰富核桃食品:加深与核桃加工企业的合作,实现核桃产品在地粗加工,承担核桃仁、核桃油、核桃蛋白、核桃粉、等产品的原材料供给。延伸产业链,提升经济效益。
lll 结合民族文化,打造核桃文创:除了食用领域的加工,核桃目前还广泛用于饰品制作。将核桃与河南村的佬倵文化、图腾相结合,借炭绘、浅浮雕等工艺,可以创造出手链、挂件、手袋等颇具民族特色和山野气质的核桃文创产品。
lV 开展采摘活动,发展体验旅游:将核桃种植园和民宿、农家乐相结合,打造农旅融合的现代农业园。同时,在每年核桃采摘季开展“核桃采摘节”活动,打造河南村乡村旅游名片。
5)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共同推动产业振兴
l 农业产业合作生产:农业生产方面,由核桃、茶等食品企业与村集体采用合作经营的方式打造标准化种植园,通过集中种植,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从源头上保证产品的安全和质量。企业负责品种甄选、品牌包装、产品营销等生产环节,河南村村民作为企业的合作供应商或原料基地从业人员参与生产。
ll 文旅产业合作经营:乡村旅游发展中,由文旅企业对外招商,免建筑建造及装修费用、免流动资金、免物业费、免管理费、免营销费,为村民商户和从业人员提供统一采购的生产资料,收入扣除生产资料成本后双方分成。农户可以以土地、房屋、农田承包权等以经营权入股,同时承担自己的人力、水电气成本,公司承担人力和推广费用。发展所长,降低成本;各取所需,合作双赢。
lll 政府提供支撑:河南村村委会牵头成立村集体开发组织,代表村集体和全体村民对外合作。通过提升乡村风貌,完善基础设施,开展人员培训,为产业发展创造基础。同时由村集体对合作企业的运营进行监督。
6)落地性分析
河南村目前村内建有团结乡鹿龙塘茶厂、团结乡河南茶厂和云龙共邦生态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核桃、中草药和茶产业由于受到地理条件限制,目前产业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产品品质不稳定。集体所有农用地以林地用地为主;耕地较少,且农户经营耕地规模普遍较小。因此基于现状产业基础和开发规模,未来农产品的加工仍以小规模开发为主,与自然特征相吻合;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可借鉴各地“点状供地”试点经验,将其作为解决乡村休闲旅游用地问题重要抓手(图16河南村村民、企业、政府合作方式模式图)。
(3)生活富裕
经调查,河南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经营性收入,必须茶园经营和核桃销售;主要支出在于子女教育和家庭建设方面。根据其经营性收入占比较高的特点提出拓展行业类型、提升产品附加值为主要特点的优化策略,通过开展农家乐、农产品销售以及加工宣传等方式以提高经营性增收。根据其在子女教育、家庭建设方面支出占比较高的特点从完善基础设施、普及基础教育以及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三个方面对支出进行控制,以期在大头上控制支出成本。
在保持经营性收入优势地位同时,还需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来创造多维收入。为响应国家政策,享受政策补贴、增加就业深度和活力岗位、充分利用资产与资金,将分别从转移性、工资性、财产性增收三个方面形成辅助型增收,如通过科技生态、林下经济、旅游服务,产品加工以及租赁投资等形成不同类型的收入(图17 图17河南村辅助性增收方式模式图)。
(4)乡风文明
1)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l 完善村规民约,培育文明乡风:村政府要指导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充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移风易俗内容。通过张贴横幅标语、绘制宣传画册、编印学习手册,采用戏剧、歌舞、摄影展等形式,做好村规民约宣传工作,并在各村民小组设立宣传栏。同时发挥基层群众组织作用,充分利用村务公开栏、村大喇叭、村文化墙等直接面向群众的宣传阵地,规范村内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运行。
ll 构建评比机制,倡导良好家风:构建“农户自评—群众互评—集体评议—张榜公示”的评比机制,以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新时代“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评选表彰文明家庭,广泛开展好儿媳,好儿女,好公婆,好邻居等评选表彰活动,引导村民树立优良家风,自立自强,勤劳致富。
lll 开展文化活动,厚植淳朴民风: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结合河南村特色文化组织乡村文娱活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与州、县文化部门合作,引进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动。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动员农民参与,“农民演给农民看”,将道德教化与文艺结合起来,使表演者和观众都能受到教育,强化村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
2)弘扬优秀乡土文化 促进佬倵文化保护与传承
l 保护利用传统文化,培养佬倵文化传承土壤:河南村有着极具特色的佬倵文化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对传统文化应当保护与发展并重,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针对河南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在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设立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传习所和传习点,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图18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同时结合佬倵文化开展节庆活动。依托佬倵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各类民俗文化活动,让节日更富人文情怀、使河南村村民更具情感寄托、对佬倵文化更有认同感。
ll 重塑乡村文化生态,深挖佬倵特色文化元素:紧密结合河南村乡村建设,深入挖掘佬倵特色文化符号,建立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提高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制作水平,培育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乡村传统工艺产品。壮大乡村传统工艺传承人队伍,开展“非遗+扶贫”工作,加快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河南村品牌,形成新的文化体验。
lll 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提升佬倵传统文化影响力:依托佬倵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发展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带动无形资产的积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设施,运用市场力量,加大财政投入,借助农村民俗文化发展各类创意产业。应该发挥文化和资源优势,把乡风建设与乡村旅游和新兴产业建设结合起来。
3)加大乡村人才培养力度 推动佬倵文化繁荣发展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创新成长机制,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措并举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完善服务机制,建立健全乡土人才优先技术培训、提供新技术、优先解决信贷资金等机制,开通创业资金申请“绿色通道”。健全激励机制,建立完善创业扶持、投资融资、成果转化等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打造拴心留人的服务环境。
4.3 规划特色
(1)挖掘文化核心价值,构建以人为核心的整体性保护体系
基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项目组邀请复旦人文地理教授杨伟兵、团结乡文化站站长李昱、县非遗中心研究员李雪萍等各界文化人士参与协作,通过历史文献、墓葬碑刻、口述史等研究方法对佬倵文化进行脉络梳理与价值挖掘。佬倵人是因战事从武定迁来的罗婺部后裔,如今团结乡已成为了目前唯一集中继续传袭佬倵文化的地区。规划结合多地域、多民族等方面的价值对比,从时间向度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历史内涵、现实状态和未来发展的全面探索。与诸多少数民族一样,佬倵文化经历过民族诞生的闪耀时刻、民族融合的适应时期,此时正面临现代化的强力冲击。剖析佬倵文化演变的全过程,“文化、人、环境”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其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更是这一整体系统的活化剂。
因此,规划以整体性保护为目标,创新构建以人为核心的活态传承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载体两类对象深化演绎为“人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人对特定空间的使用、人的保护与传承意识”四大类。对山水林田环境进行乡土化保护,维护传统农业生产基底,塑造符合地域文化特征的文化景观。顺应现代社会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于生产生活。在博物馆式展览、科研培训等基础性保护措施基础上,高频次高效举行民俗节庆、非遗进社区等交流体验活动,让文化回归生活;鼓励研发生产文创产品、开展旅游接待活动,激发文化的造血机能。根据文化的时空演变脉络,保留多时期的风格聚落,对功能、风貌、文化符号等进行管控引导。居住空间注重设施水平提升和建筑风貌控制,公共空间注重文化活动的承载与场所感的塑造。构建由传承人、乡村能人和乡村新青年牵头,普通群众、社会各界和政府人士参与的传承人体系,以良好人文环境促进文化可持续传承。
(2)优化规划编制体系,探索伴随式规划编制模式
在云南省出台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编制大纲基础上,规划加入了对佬倵文化的深度研究,基于评价体系的优化,串联起保护、展示、管理和实施等不同板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不显的情况下,从文化本身去挖掘价值,优化现有的评估体系:拓展传承人到传承人体系,全面增强各领域、各年龄层次的佬倵人的文化认同感与保护传承意识;增补环境和人两个考虑因素,提出活力度、时间维度等细化评估指标。
考虑文化的地域延展性突破行政边界,基于传承人的分布情况构建“以河南村为核心、以团结村为窗口、辐射周边”的区域文化保护格局;在传统的非遗项目价值评估基础上叠合活力度及时间维度评估,形成分级保护措施及“展览利用、传承利用、转化利用”的分类展示利用措施,每个非遗项目都可以在这个框架中找到适用的保护策略;针对物质载体评估所反映的“设施需求升级、文化审美濒危”的评估结果提出“设施水平现代化”与“功能风貌特色化”的空间整治策略,最终形成一条示范性展示路线。
在对口规划扶贫云龙的大背景下,建立长周期伴随式规划模式保障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充分与乡村振兴规划衔接,将文化保护落到实处。面对“佬倵”自身知名度欠缺和文化“空洞化”的现实情况,项目组在文化站站长李昱的协助下,将规划编制期间对佬倵文化的资料整理成册,通过设立公众号来拥抱新媒体和互联网大潮。
(3)健全政策保障机制,拓展文化生态振兴路径
文化振兴是基础支撑也是终极目标,政府与村民有效的上下合作是文化生态振兴的关键。当文化拓展了空间属性后,文化生态保护成为一项需要多部门、多团体共同参与完成的系统工程。
规划针对性构建了“县级佬倵文化生态保护区领导小组统领,建设、文化旅游、工商管理等多部门协作”的多主体组织管理体系。融合脱贫攻坚、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多方面的背景要求,聚焦文化生态振兴这一核心目标,创新提炼了项目单独申报、用地优先供应、产品税收减免、提高村干部薪资、市场机制鼓励传承者等政策建议,创造良好的文化培育与发展环境。
发挥佬倵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以佬倵文化为媒介引导乡村治理主体的培育、乡村社会环境的优化以及村民价值观念的重塑。从宗教信仰文化、乡规民约文化、规章制度文化等多方面,建立约束性的“文化管理机制”,配合国家法律更高效、更稳妥的治理少数民族农村社区。构建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共同体,引导价值观和文化取向走向一致。
5 诺邓村保护详细规划
诺邓村位于云龙县诺邓镇,是古代滇西盐业运输的起点和滇西地区的经济重镇,其“诺邓”一名见诸史籍迄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虽然诺邓村的盐业经济现今早已衰落,但恰因地处偏远封闭的山区,其村落格局、传统民居和民风民俗得到了完整的保留,盐井遗址、诺邓火腿厂等盐业发展的历史印记也依然伫立在村中(图19-21:图19诺邓村区位图 、图20诺邓村文物保护单位与保护建筑分布图、图21诺邓村实景——村落中部)。
4.1 项目背景
该项目启动于2008年,正值《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条例》施行的第一年。因“条例”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在“保护规划”之下编制“保护详细规划”的要求,为配合“条例”的实施,云龙县委托项目组以2003年大理白族自治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云龙县诺邓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为依据,开展保护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规划编制初期,诺邓村刚刚于2007年被评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首批中国景观村落,还未因“舌尖上的中国”闻名全国,因而,对村落保护的研究不多,当地的管理技术力量也还十分薄弱,虽然已于2003年编制完成了《云龙县诺邓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但村落的保护和建设实际仍均处于“原生”状态。
同时,《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条例》第十八条对“保护详细规划”的内容规定,使得新的“保护详细规划”绝不同于以往含有保护规划要求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除制定具体的保护区划、保护整治措施及重要节点或建筑的整治规划设计外,制定控制指标和建立保护名录也成为了规划的主体内容。
其中,控制指标的条目包括了“建筑物、构筑物的年代、价值、性质、结构、风格、体量、外观形态、材料、色彩、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建筑间距、绿地”等,借鉴了城市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编制要求,如何将之合理应用于传统村落,切实符合地方部门的实际管理操作要求是一个相当棘手的课题。保护名录又相当于给村落建立了一个数据库,采用何种形式才能更好地记录保存历史信息,使之在村落未来的持续保护和发展中有效发挥作用也值得思考研究。
而“条例”颁布实施后,全省尚未按照“条例”要求编制完成过任何一项保护详细规划,如何贯彻落实“条例”无例可循,当时全国范围内也还没有发表过与此相关的任何研究。因此,建立怎样的工作框架、运用怎样的规划方法、形成怎样的规划成果,才能既符合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和地方民众的实际需要,均需要在规划中一一探索和创新。
4.2规划核心问题与原则
诺邓村保护详细规划的编制重点围绕了4大核心问题:
(1)作为云南省首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详细规划”,必须积极探索规划方法和技术的创新,以期在原有“保护规划”的指导下,能够为地方政府提供贯彻落实《条例》要求且极具可操作性的规划实施管理依据;
(2)针对保护对象相对封闭、偏远、大理白族聚居的山区古村落特征,应当鼓励推进村民自主、自发的“全民保护”的模式,全面增强村民的保护意识,使村落历史文化发展传承获得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3)古村落的建筑物多为自有产权,必须正视现有产权特征,有效协调解决村民提升生活品质需求与村落保护要求之间的矛盾;
(4)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牵头制定的“贵阳建议”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详细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全面延续诺邓村整体历史风貌的保护策略,实现规划上的创新。
规划提出了4项原则:
(1)规划应符合和满足“法定性、创新性、实施性”工作方法和技术成果的要求;
(2)规划应有利于推进村民自主自发的“全民保护”模式,应便于政府实施管理、社会的支持以及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3)规划应重视村民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保护与发展方法和途径;
(4)规划应整体性保护村落的自然环境、文化记忆、历史演变进程以及自身发展动力。
4.3规划编制特色与创新
规划中尝试了从技术方法到成果内容的多元创新。
(1)制定易于管理的地块控制图则
为使村落保护既有自发性和多样性,又有整体性和条理性,规划创新借鉴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控制图则。每张图则均明确了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可新增建筑的地块位置和建设控制指标,并纳入了建筑保护修缮的导引条文,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易于实施管理的保护规划依据(图22地块控制图则示例(D地块))。
(2)划定尊重居民产权的保护界线
为尊重村民住房产权,鼓励自发保护,规划在图则中明确标示了每户的院落轮廓,以此为基本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每一户的保护整治措施。在保护村民权益的基础上,落实了每户村民应在村落保护中尽到的责任与义务。
(3)制定重点建筑的保护修缮导则
对于文物保护单位等有政府资金、人员和技术支持的重点保护建筑修缮工作,规划在说明书中以图文对照的导则形式,针对建筑的各个部分分析具体问题,提出修缮意见,尽可能保证修缮工作落实到位(图23重点建筑的保护修缮导则示例(三清宫))。
(4)制定村落整体风貌保护景观导则
规划在景观导则中综合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贵阳建议”的保护思想。以村民生活为脉络,有机组织了自然景观、村落景观和公共空间,实现自然和文化、物质和非物质、历史和现时的整体保护,使诺邓的整体景观风貌成为全村的宝贵财富和未来发展的巨大动力(图24: 图24a村落景观风貌保护导则——观景点控制、图24b村落景观风貌保护导则——台阶铺地引导、图24c村落景观风貌保护导则——场所景观提取)。
(5)编制与导则相配合的重点地块详细设计
不同于一般详细规划,诺邓古村落保护更多的是依靠村民自主自发、渐进式地开展。因此,规划按照导则的要求,针对重点地块进行详细设计,标明建设细节,展示实施效果,使村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规划要做什么,完成后是什么样子(图25:图25a重点地块详细设计示例——大叶树广场整治规划设计、图25b重点地块详细设计示例——诺邓戏台规划设计、图25c重点地块详细设计示例——民居改造模式)。
(6)制作易于使用的建筑保护与修缮手册
针对村民最关心的住房更新,尤其是厨卫设施建设问题,规划将“建筑保护与修缮导则”加以提炼,制作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开本“指导普及手册”。手册全部采取图示形式,画出正确和错误的建设案例,标明新建住房应该采取的平面形式和尺寸,使村民更容易理解和运用保护规划,尽可能减少村落保护与发展建设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张尚武.城镇化与规划体系转型——基于乡村视角的认识[J].城市规划学刊,2013(6):19-25.
2. 张尚武.重塑乡村活力——基于一个实践教学案例的战略思考[J].小城镇建设,2014(11):28-30,55.
3. 晏龙旭.山地城镇经济发展策略研究——以云南省云龙县为例[C]. 第二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2013:95-104.
4. 吴斐琼.详细规划层面的古村落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方法探索——以云南省云龙县诺邓村保护详细规划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4(3):78-82.
5. 张滢,赵泰合.欠发达地区城乡基础教育设施配置评价——以云龙县为例[C]. 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5.
案例说明书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zlF5PRPWFm4SMOo9EpEXA
提取码:waba
Recommended
Lat: | 25.89 |
Lng: | 99.37 |
Type: | |
Region: | Asia |
Scale: | District |
Field: | Governance |
City: | Kunming |